物联网设备赋能秋粮生产,为丰收插上智慧翅膀
发布日期:2025-09-19金秋时节,大地生机盎然:玉米秆挺拔、果穗饱满,大豆田金黄、豆荚垂枝。当前西北地区秋粮进入产量形成关键期,各地全力推进田间管理与防灾减灾,而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的物联网设备,正成为秋粮稳产增产的 “智慧管家”。
秋粮产量形成期的土壤墒情、水肥供给、灾害防控直接决定收成。据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数据,全省超 3000 万亩秋粮需精细化管理,但传统人工模式存在明显短板:墒情靠挖土判断、误差大,几百亩地巡查需一整天;“一喷多促” 措施对时间、配比要求极高,操作不当易致 10%-15% 减产;秋季干旱、大风等灾害预警滞后,如 2024 年渭南因墒情掌握不及时,灌溉滞后导致玉米减产。农业生产对 “精准化、智能化” 的需求愈发迫切。
烟台中盾科技的智能监测与精准管理系统,为秋粮生产织就 “智慧网”。其物联网设备土壤墒情监测站,可插入土壤 20-60 厘米,实时采集水分、温度等数据并上传云端,农户通过手机 APP 即可查看墒情、预测变化。产品资料:https://www.zdnongye.com/lm3/83.html
农业气象站实时监测风速、风向,空气温湿度计雨量等,遇不利天气可提前预警。今年某地区大风天气中,安装该设备的农户提前 24 小时加固玉米秸秆,避免大面积倒伏。
在 “一喷多促” 关键措施的落实上,系统可与拖拉机、无人机等喷雾设备对接,根据土壤墒情传感器、作物长势监测设备上传的数据,自动调整喷雾量、水肥配比和喷施范围。
通过各种物联网设备系统的使用,基地的秋粮管理从 “粗放式” 转向 “精准化”,并减少人工成本,减少环境污染等优势。物联网技术的使用,让 “智慧农业” 成为保障粮食安全、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力量。
下一步,将紧抓秋粮产量形成的最后“窗口期”,持续推进“一喷多促”、水肥精准调控等措施,全力挖掘秋粮增产潜力,书写 “科技赋能农业” 的新篇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