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,工业互联网标识前缀:

88.118.89520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

数字科技赋能:烟台中盾科技让农业从“会种”到“慧种”

发布日期:2025-09-15

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发展 "农业新质生产力"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指明信息化方向。烟台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 452.18 万亩,而 2019 年成立的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凭借 5 项专利和 30 余个软件著作权,成为当地农业数字化转型的核心力量。

烟台创新推出的 "双重监理+管护" 保险机制,与中盾科技的数字化平台形成完美配合。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等技术打造的 "高标准农田信息化监测系统",实现项目全周期管理,让 "建管并重" 的政策要求落地生根。

 

走进烟台的数字农田,土壤墒情监测站正默默收集着土壤温度、湿度、导电率等关键数据,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实时记录风向、风速、雨量等气象要素,智能虫情测报灯通过 AI 识别技术精准统计害虫数量 —— 这些由中盾科技研发的智能硬件构成了数字农田的 “神经末梢”,为农田装上了 “千里眼” 和 “顺风耳”。

相关资料可参考:https://www.zdnongye.com/products/

在软件平台层面,中盾科技的 “农业大数据平台” 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 “一图统管”。平台整合了高标准农田信息、“两区” 划定数据和永久基本农田现状,通过卫星遥感影像与地面传感器数据的叠加分析,形成了动态更新的农田数字档案。在项目建设前,平台可通过精准比对分析快速确定适宜建设区域,提高立项效率;建设过程中,实时数据上传确保工程质量可控可溯;建成后,闭环管护模式支持设备故障自主上报,配合 “随手拍” 功能实现全民参与的管护体系。

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盾科技上线的 “丰稷孪生” 农业 AI 数字模型,该模型拒绝黑箱决策,通过整合气象数据、历史虫情及作物生长周期,构建起 “监测-预警-防控-评估” 的智慧植保闭环。其病虫害爆发风险预警准确率超 90%,虫情识别准确率达 85% 以上,有效破解了传统农业中病虫害识别难、防控滞后的痛点问题。

 平台图1.jpg

莱阳市的梨产业强县项目是中盾科技技术落地的典型案例。通过部署数字化农场解决方案,当地梨园实现了产业生态化、管理高效化、要素集约化和生产智能化。果农们告别了 “看天吃饭” 的传统模式,转而依靠数据决策:土壤墒情数据指导灌溉时机,气象预测规避自然灾害,虫情预警及时精准防治。这种转变不仅让农业生产更轻松,更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。

中盾科技的服务体系为技术落地提供了坚实保障。公司不仅提供个性化的软件定制与实施服务,更建立了 24 小时售后服务机制,确保数字设备稳定运行。这种 “硬件+软件+服务” 的全链条支持,让农民敢于用、善于用新技术,真正实现了从 “会种地” 到 “慧种地” 的转变。

 

在烟台的田野上,数字技术与传统农业的碰撞正孕育着新的生产力。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科技为笔,以农田为卷,书写着农业现代化的新篇章。当更多农民拿起 “数据” 这个新工具,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必将越走越宽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