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,工业互联网标识前缀:

88.118.89520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

科技赋能节水增粮:烟台中盾助玉米制种区智慧农业攻坚

发布日期:2025-09-03

根据农民日报报道,在内蒙古太平地镇核心制种区的田间地头,曾经星罗棋布的 “小水井” 已被纵横交错的智能管道取代,土壤深处的传感器如同敏锐的神经末梢,实时捕捉着每一寸土地的墒情变化。这场由 “水源改造 + 水肥一体” 技术掀起的节水攻坚战,不仅让当地玉米制种实现每亩节水超 30%、亩产提升 12% 的惊人突破,更折射出农业科技企业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的核心驱动力。



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发展 “农业新质生产力” 的战略目标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注入强劲动力。同期发布的《逐步把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实施方案》更是划定了到 2030 年累计建成 13.5 亿亩高标准农田的宏伟蓝图,其中高效节水灌溉成为重点建设内容。在政策指引与农业生产需求的双重驱动下,传统农业区迎来了转型升级的历史机遇。

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敏锐把握这一发展契机,将自身技术研发方向与国家战略深度绑定。作为专注于数字农业软硬件系统研发的科技企业,其核心产品线 —— 土壤墒情监测站、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、农业气象综合监测站等,完美契合了高标准农田建设中 “精准感知、智能调控、高效利用” 的技术需求。

平台图3.jpg


过去依赖经验判断的灌溉方式,常常导致 “看天浇水、凭感觉施肥” 的资源浪费现象。如今,烟台中盾提供的土壤墒情监测站已能精准采集土壤温度、湿度、导电率及 PH 值等关键参数,配合部署在田间的环境气象传感器,形成了全方位的农田生态感知网络。这些 “数字农夫” 每分每秒都在生成海量数据,为精准管理提供科学依据。

更具革命性的是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的应用。该技术将灌溉与施肥过程有机融合,通过智能灌溉控制器实现了 “水跟着苗走、肥随着水来” 的精准调控。数据显示,这种技术方案比常规施肥节省肥料 50%~70%,同时大幅降低了水体污染风险。当传感器检测到土壤含水量低于阈值时,系统会自动启动灌溉程序,水肥混合液通过管道直达作物根系,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。

烟台中盾的技术优势不仅体现在硬件设备上,更在于其构建的 “监测 — 预警 — 防控 — 评估” 智慧农业闭环。通过搭载 AI 算法的云端平台,系统能够综合分析土壤数据、气象信息和作物生长周期,提前预警病虫害爆发风险,准确率超 90%。这种全链条的智能化管理,彻底改变了传统农业 “事后补救” 的被动局面,为大型制种区提供了坚实的技术保障。通过将物联网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现代技术与农业生产深度融合,不仅实现了单产提升和节水增效的双重目标,更培养了一批掌握数字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,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了持久动力。

 平台图1.jpg

随着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持续推进,像烟台中盾这样的科技企业将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。它们提供的不仅是技术和设备,更是一套完整的农业现代化解决方案 —— 从生产环节的精准管控,到经营环节的效率提升,再到管理环节的科学决策。在这些技术力量的推动下,“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” 的目标正逐步变为现实,一个更高产、更高效、更可持续的农业未来正在向我们走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