行业资讯

您正在访问工业互联网行业应用平台,工业互联网标识前缀:

88.118.89520 前往国家顶级节点服务平台查询

智慧农业新趋势:数智赋能为精准种植提供新路径

发布日期:2025-09-01

在气候变化加剧、全球市场波动频繁的当下,保障 14 亿多人口的粮食安全,关键在于持续增强农业产业链的韧性。连续多年,中央一号文件都对发展智慧农业作出重要部署,农业农村部出台的《全国智慧农业行动计划(2024—2028 年)》,更是明确了公共服务提升、重点应用拓展、示范带动三大任务,为智慧农业发展指明方向。据统计,2024 年中国智慧农业市场规模约为 1000 亿元,且年复合增长率约为 15%。人工智能作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,正为构建高韧性农业产业链、推动精准种植提供关键支撑,成为智慧农业发展的新趋势。在这一趋势下,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数字农业软硬件系统研发,通过物联网、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技术融合,为智慧农业提供从技术研发到落地实施的全链条解决方案。

增强抵御力,让农业从 “靠天吃饭” 迈向 “知天而作”,数智技术是重要助力。抵御力指的是农业面对气候、市场等冲击时稳住基本盘的能力,而人工智能在灾害预测与市场调控方面优势显著,为精准种植筑牢防线。比如,通过农业气象站采集空气温度、湿度、风速、风向等数据,可以根据这些气象数据提前采取应对措施,如预防暴雨、大风等恶劣天气,减少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。

在生产端,人工智能能够整合气象卫星、地面传感器等多源数据,对干旱、洪涝、病虫害等灾害进行精准预测,并结合不同作物的生长特性生成个性化应对方案,指导农户科学开展播种、施肥、灌溉等农事活动,实现精准种植。比如,通过土壤墒情监测站收集的水分数据,智能系统可精准判断作物需水量,避免盲目灌溉,既节约水资源,又保证作物生长需求。

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在这一领域颇具成效,其打造的智慧农业物联网系统,通过田间布置的农业气象站、土壤墒情监测站、虫情测报灯与智能灌溉控制器等,结合人工智能数字模型,实现了灾情提前预警、精准防治和种植决策制定。公司开发的植保大数据平台整合气象数据、历史虫情及作物生长周期,提前预警病虫害爆发风险的准确率超 90%,构建起 “监测 — 预警 — 防控 — 评估” 的智慧植保闭环,有效破解了病虫害识别难、防控滞后等痛点。

 平台图1.jpg

数智赋能正深刻改变着农业生产模式,烟台中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与实践探索,为精准种植提供了可复制的解决方案。从高标准农田的智能监测到智慧果园的精准管理,这些实践不仅响应了国家智慧农业发展战略,更让农业产业链韧性在技术赋能中不断增强,推动智慧农业迈向更高效、更稳健的发展新阶段。